武汉激光学会根据武汉激光领域产、学、研的特点,紧紧围绕武汉激光产业发展,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结合行业发展 开展学术活动
近五年,激光学会充分利用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综合优势,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为基础,以服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目的,以促进和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围绕国际上最前沿的激光技术和应用,先后在武汉主办和承办有关学术研讨会、技术专题交流会、激光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论坛等30余次。
开展国际交流 提升创新能力
中俄交流与合作,在前几年“点对点”的基础上,成功开启了“多点多面”的方式,有力夯实了武汉激光产业链的基础。积极引进俄罗斯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实现高位嫁接,提升本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先后在武汉光谷成立武汉斯亚铭激光公司、武汉俄罗斯激光技术中心公司等,特别是武汉华俄激光公司的成立,大大提升了武汉固体激光切割机的整体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与德国的合作与交流从基础做起,在2010至2011年,激光学会先后在武汉举办中德激光会议,并组团参加德国慕尼黑国际光电、激光博览会,打开了武汉与德国激光研究单位合作的大门。2012年,武汉激光学会组团参加“柏林国际激光光学博览会”,本届博览会首次以“主宾地区”联合展台形式展示了“武汉•中国光谷”部分激光企业的成果,双方代表签订互为对方团体会员协议,有效地搭建了合作平台,促进武汉和柏林的中小激光企业开展长期互补共赢合作。
中法激光领域的合作处于初步阶段,有较大发展空间。法国阿基坦大区、波尔多激光之路创新科技园十分重视与武汉激光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法方在武汉设立专门人员负责中法交流合作工作。建立中法激光加工技术合作平台,展示两国绿色光电的发展潜力并实行相关中法合作项目,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武汉光谷绿色光电水平。
通过国际合作 引进高端人才
根据工业激光装备的发展规律引进人才与技术,重视人才引进。有目的地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如中组部千人计划获选者闫大鹏博士、李成博士的成功引进,使我国在两年内实现了光纤激光器的国产化、规模化生产,成为国内光纤激光器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进了德国“洪堡学者”王锋博士,成立了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大功率、高效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并产品化,其产品为国际先进、国内唯一。
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激光学会要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武汉激光领域的研究单位、生产企业的资源,进一步推动与有关科研单位、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