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简报

[2012年第16期“喜迎市科协八大”专辑]依托协会兴产业 治穷致富奔小康

发布日期:2012/9/3 11:13:43      来源:蔡甸区科协      作者:wangjing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五年来,蔡甸区禽业协会始终坚持以引领农民致富为目的,把实施“科技惠农兴村”作为协会工作的第一要务,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积极与多家有实力的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上,开展农户养殖科技需求与科技成果对接研究,有力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百强农技协会。

采取多种培训,提高会员素质

为了不断提高会员科学养殖水平,协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一是组织技术专班,常年累月到乡村、进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答疑。二是利用协会组织健全知识密集的优势和现代教育设施基础条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把一部分养殖大户请上来,进行集中轮训,并邀请省市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到协会来进行讲课,传授养殖知识技术。三是与市农校、市农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选送一部分养殖大户到院所进行培训。近几年,协会编印《蔡甸区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手册》1.2万本、技术资料2.6万份(册),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20期,培训乡村干部和养殖户9600多人次,义务解答农民技术难题近3000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会员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养殖能力和管理水平。

搞好多种服务,提供生产保障

一是提供“五服务一回收”服务,向养殖户提供种苗、饲料、药品、技术,负责产品回收,解决了买难、养难、卖难的问题。二是开通热线电话服务,将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电话号码对外公布,做到有求必去,有难必解,为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抓好资金服务,主动找有关部门为会员争取银行小额贷款,解决他们在购种苗、饲料上的资金困难,先后为80多个家禽养殖户解决贷款达100多万元。四是搞好销售服务,从本地自然地理优势中寻找商机,大力实行订单养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引进武汉市天绿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养殖户签订产销合同,确保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减少养殖风险,每年签约都在50户以上,年销售鸡400多万只,创利达3000多万元。

着力多种引导,推动产业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家禽产业,协会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抓好示范引导。一是利用科普基地示范引导。协会坚持组织、协调、扶持、服务的原则,与武汉市联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九真山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共利互赢,建立示范基地8个。通过基地的建设,为大力推广新模式、新技术积累经验,影响周边农民,到目前已辐射江苏等3个省、5个地市、8个县(区)、26个乡镇、150多个村。二是利用优良品牌示范引导。结合本地特色先后打造了九真虫子鸡、侏儒醉酒鸡、金凤源鸡、南威阳光蛋等四大品牌,并大力加以推广,让这些产品冲出武汉,走向全国。三是利用科技大户示范引导。协会始终抓好科技大户的培育工作,从政策、技术、资金上支持和帮助他们,通过他们的示范引导带动其他农户的发展。

    通过不懈努力,协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效显著,硕果累累。现已发展水禽养殖大户167户,年出笼水禽400万只;规模蛋鸡场10个,存笼33万只;扩大特色养殖基地8个、林地养鸡96户,年存笼300万只,年出笼270万只,上市鲜蛋2800吨。禽业产值占全区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为全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尽心尽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