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硚”见希望 | 硚口区科协举办“硚”见希望之“成语里的科学”科普活动

发布日期:2025/8/15 17:34:05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8月6日,硚口区科协、古田街道科协联合主办的“成语里的科学”暑期青少年科普活动在罗家墩社区活动中心顺利开展。本次活动聚焦“成语里的科学”主题,将语言文字和科学知识充分联系起来,寻找和分享成语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准备了一场紧张刺激的看图猜成语大挑战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大屏幕上依次展示出浓眉大眼、一本正经、长话短说等指导老师多个常见又有趣的成语画面,青少年们积极踊跃,小手如林,纷纷抢答,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在热烈的氛围中,大家对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了充分的心理铺垫。


      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述经典的成语故事——坐井观天,引发了青少年们的深入思考。故事中,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坚信天空广阔无垠,老师顺势提问:“青蛙除了跳出井口,还有什么办法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呢?”这一问题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各抒己见。


      随后,老师引出了本次活动的科学主角——潜望镜。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潜望镜的科普视频,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了潜望镜在生活和军事领域的重要应用。接着,一场探究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小实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老师准备了简单的实验道具,如手电筒、纸片、小孔板等,现场展示光线是通过直线传播路径。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实验现象,亲眼见证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奇妙特性。


      在互动环节,基于对光传播特点的认识,老师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思考:“如何能看到被遮挡的景物呢?”由此,大家开始学习光的反射知识,深入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利用两块平行平面镜,通过光的两次反射,巧妙地改变光线传播方向,从而让观察者在隐蔽的位置也能看到外部景象。


      在手工制作环节,指导老师为每个孩子分发了潜望镜的材料包,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折好硬纸板,组装镜筒,仔细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并固定。遇到问题时,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科学探索氛围。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简易但精巧的潜望镜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他们迫不及待地通过自己制作的潜望镜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光的神奇魅力,体验科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本次“成语里的科学”科普活动,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让青少年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感悟了成语文化,又深入学习了光的传播与反射原理,了解了潜望镜这一科学仪器的奥秘。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科学色彩。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