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硚”见希望 | 硚口区科协举办“硚”见希望之“恐龙探险队”科普活动

发布日期:2025/8/15 17:29:23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8月5日,硚口区科协、宗关街道科协联合在常鑫社区主办“恐龙探险队”暑期青少年科普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恐龙探险队”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惊喜与知识普及的恐龙探秘之旅。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指导老师以一个趣味问题开场:“生活中,孩子们都在哪些地方见过恐龙呢?”孩子们积极踊跃回答,有的说在电影《侏罗纪公园》里见识过恐龙的震撼,有的兴奋分享在博物馆亲眼目睹恐龙化石时的激动,还有的说在书本的奇妙世界中与恐龙相遇。这一互动瞬间拉近了孩子们与恐龙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现场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课堂上,指导老师化身知识渊博的“恐龙博士”,深入浅出地开启了恐龙知识讲堂。先将恐龙与鳄鱼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孩子们聚精会神,在观察与思考中逐渐勾勒出恐龙独特外形的轮廓。接着,老师详细阐述了恐龙的分类,介绍了蜥臀目与鸟臀目这两大阵营。孩子们了解到,蜥臀目恐龙的腰带从侧面看呈三射形,耻骨向前延伸,坐骨向后,恰似力量与速度的象征;而鸟臀目恐龙的腰带则是四射式,耻骨有前突且与坐骨平行,仿佛智慧与防御的大师。


      随后,老师详细讲解了恐龙的特征,从它们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到庞大的身躯,孩子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些史前巨兽在地球上纵横驰骋。紧接着,实践活动——恐龙拼图环节开始了。孩子们分组合作,在拼拼凑凑中,不同食性恐龙的特点深深印刻在他们脑海中。食草的腕龙,拥有长长的脖子,像一座移动的瞭望塔,方便够到高处的树叶;肉食性的棘龙,尖牙利爪,尽显凶猛霸气;杂食性的似鸟龙,小巧灵活,可能既吃植物,也捕捉小型动物。


      在互动环节,老师列出三角龙、剑龙、腕龙、棘龙、似鸟龙、伶盗龙及窃蛋龙等,让孩子们分辨它们的食性。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小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场讨论声此起彼伏。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不仅巩固了知识,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随着活动推进,老师继续拓展知识版图,讲述恐龙在地球上存在的漫长岁月,从三叠纪的崭露头角,到白垩纪的突然灭绝,这跨越亿万年的时光之旅,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老师介绍了主流的小行星撞击说、火山爆发说等,孩子们听得入神,沉浸在这充满神秘色彩的科学谜题中。除此之外老师还讲了英国乡村医生曼特尔意外发现古老动物骨骼,开启人类对恐龙认知的大门,到国内华阳国志中可能隐藏的恐龙线索,再到国外罗伯特·波尔蒂及查理德·欧文等科学家的研究,直至20世纪恐龙复兴,21世纪恐龙研究进入新纪元,孩子们仿佛跟随科学家的脚步,一步步揭开恐龙神秘的面纱。


      最后,活动进入手工制作环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手工挖掘恐龙蛋环节。孩子们手持小工具,小心翼翼地在“沙坑”中挖掘,每发现一个“恐龙蛋”,都伴随着惊喜的欢呼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还对恐龙的孵化过程有了更直观地感受。


      此次“恐龙探险队”科普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样的互动以及充满创意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了恐龙的相关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相信这些知识和体验,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伴随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在科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