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市科协网讯(记者 任文 张宇驰 摄影 刘炼)11月6日上午,“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武汉科技馆隆重开幕。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邮电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光勇,郑州市科协副主席崔光伟,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熊少明等出席开幕仪式。开幕式由武汉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刘青主持。
张若光致辞表示,举办科学家精神主题展是一个走进科学家,感受科学家的生动课堂,更是一场感悟科学精神,弘扬科学文化的科普盛宴。希望通过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让大家感受到一代代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严谨自觉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张若光表示,感谢中国科协对武汉市科普宣传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把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的收官之站放在武汉,使武汉市广大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有了一次难得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武汉人民在家门口感受科学家精神,领悟科学魅力,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此次巡展活动是中国科协为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历程和老一辈科学家丰功伟绩、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而作出的统一部署。全国巡展覆盖11个省市,大量珍贵史料也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与公众见面。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资料选展;二是镜见创新,发现科学之美主题影像展。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资料选展部分由“我爱你中国”“无限风光在险峰”“协同攻关,甘为人梯”“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四个分展区组成,该展充分运用多媒体呈现手段和高科技互动方式,如用沙画形式呈现科学家剪影,以AR技术再现原子弹爆炸景观,通过扫二维码让观众了解更多科学家的故事,电子签名扫一扫发送等。观众在展览中仿佛置身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走进了科学家的内心世界。
据悉,本次展览在浙江、广西、江苏、山东、宁夏、安徽、重庆等11个省市组织巡展,大量珍贵史料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与公众见面。刘东生1941年到1942年的地质考察笔记;吴文俊在1977年首次手算、验证“吴方法”的部分手稿;钟兆琳在交通大学西迁期间的乘车证和火车食票;崔国良收藏的写有“热烈欢呼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搪瓷杯;中国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徽章;黄旭华作词作曲的《〇九战歌》手稿等,很多观众在珍贵展品前流连忘返。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题字:科技使国家发达
本次活动中,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他表示,对于青少年来讲,有很多追求的行业,如文学家,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等,青少年对科学精神的理解随着时代的不同也在变化。对于他自己来说,年少时是抱着科学救国的心态,如今,国家在一步步强大,科学家作为一个行业,科学对国家的经济有重大意义,他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是,科技能推动国家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