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农一直是江夏区科协工作的重点,我们把科普示范基地(单位)的培育作为科普惠农工作的关键核心,每年联系相关专家对全区12个涉农街的相关单位(基地)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指导发展。挑选出一批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大的示范单位、基地进行建档入库,并好中选优,及时对上级科协进行推荐申报,争取资金支持。
自2007年以来,各级财政、科协联合命名江夏区“科普助推都市农业行动计划”单位(基地)63个,科技致富带头人21名。其中,国家级示范单位、基地5个,省级示范单位、基地5个,市级示范单位、基地53个,共获得用于科普发展生产的支助资金584.5万元。
从2011年起,江夏区每年从区财政单独列出20万元作为科普惠农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帮扶有发展潜力、有典型示范效应的科普示范单位(基地),江夏科普惠农率先得到国家、省、市、区四级财政支持。
事实证明,多年来,江夏区通过科普惠农示范单位(基地)的培育,树立典型榜样、带动一个产业、谋得一片发展、造福一方百姓,有力的促进了江夏都市农业的发展。如:江夏区养猪协会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会员无技术、缺资金、怕风险的难题,为会员提供统一养猪、统一饲料、统一培训、统一防疫、统一价格、包回收的“五统一包”一条龙服务,年产生猪百万头,年产值超过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