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感受经纬世界 丈量地球脉搏——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三周年系列活动点亮江城科普之光

发布日期:2025/6/30 19:00:11      来源:武汉科技报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 6月28日,“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三周年系列活动暨江城科普智慧行专场活动”在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精测院)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家孙和平,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中共武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树枝,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江利明,武昌区政府一级调研员何学军,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相关处室负责人,院士科普工作室代表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科学与智慧的盛宴。


      活动以“感受经纬世界,丈量地球脉搏”为主题,旨在将大地测量等专业学科知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内容,激发他们对地球科学、空间技术等领域的探索热情。活动伊始,现场播放的科普工作室三周年纪录片,带大家回顾了工作室三年来的成长历程。从南极科考的冰雪极地到珠峰高程测量的世界之巅,从实验室到校园课堂,每一个画面都见证了工作室“让高端科学走进大众”的初心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江利明表示,作为精密测量院推动科普事业的核心平台,工作室始终以“让高端科技走近大众”为使命,将精密测量这一前沿学科转化为滋养科学素养的土壤。江利明指出,站在三周年的新起点上,精密测量院将始终以“国家队”的使命担当,继续为工作室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推动科普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化建设。
      中共武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树枝致辞表示,武昌是科教大区,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一直是辖区中央在汉科研院所的核心单位,自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揭牌以来,召集中国科学院系统优秀青年科学家,为武昌区中小学引入高质量科普报告近60场,线下面对面的科普受众2万余名。他指出,三年来,工作室以润物无声的力量,重塑着一座城市的科学气质,让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成为武昌创新发展的精神底色。

      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表示,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建成9家院士科普工作室,涉及生命健康、信息通信、自然教育等领域,吸纳院士27名,专家团队成员900余名,带动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近1000支,科技志愿者7.6万人,各工作室采取院士跨界对话、院士论坛、全民健康课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科普工作,为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强调,希望工作室一方面继续坚持深耕内容,借力数字技术,突破时空界限,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产品;一方面继续坚持开放合作,汇聚起科研机构、教育战线、产业力量等各领域开展全域科普合力,共筑科普强磁场,构建生机勃勃的精密测量科普生态圈,为提升我市公众科学素质作出新的贡献。


      现场,市科协与武昌区人民政府续签共建协议。这份协议不仅是双方合作的延续,更象征着科普使命的接力传承,标志着孙和平院士播下的科普种子迎来新的生长周期。


      在令人期待的院士互动环节,同学就重力观测技术在珠峰测量之外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该技术发现地下资源提出疑问,孙和平院士详细解释,形象地将精密测量比作地球的“听诊器”,能够捕捉地下物质变化的细微信号。


      孙和平院士向现场学生寄语:热爱自然探秘万象,科海扬帆求索无疆。学校筑基以识为梁,逐梦未来展翅云翔。希望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赢得美满人生。


      活动当天,来自鄂州、武汉两地四十余名学生在专家的带领下参观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从高精度重力仪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设备,科研人员详细介绍仪器功能与应用场景,展示了大地测量技术在灾害预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重要成果。
记者:盛甜
摄影:刘炼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