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今天是 2025 年 7 月 10 日 星期四

一线传真

[新洲区]武汉市新洲区科学技术协会简报(四)

发布日期:2022/11/28 18:29:13      来源:新州去科协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武汉市新洲区科学技术协会简报
2022-12-26

院士行为世范  播撒梦想种子


      6月30日下午,区科协协助组织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暨《江城科学讲堂》栏目“少年对话院士”活动走进新洲区一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为近百名高中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陈院士苦于钻研,创造多种疗法,给国人和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榜样的力量无声却有力。陈院士讲述了自己坎坷艰辛的“从医之路”的经历,几十年来竭尽全力帮助病人免于肝胆胰疾病的折磨,教导学生们要学会立德树人,既要经得起挫折,也要经得起失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面对挫折学会自我调整很重要。陈院士成立了全国首个以院士命名的健康科普工作室,并鼓励青年学子同他一起为健康中国、健康武汉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合科普资源 共创共建共赢


      8月2日上午,武汉市科协组织的首届乡村振兴特色科普基地联盟筹备会在新洲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紫薇都市田园召开,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新洲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晓红等领导以及特色科普基地带表出席了会议。乡村振兴科普特色基地联盟以“产业+科普”双轮驱动的模式,通过将在汉特色科普基地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充分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集聚行业科普力量,放大单一基地的科普能力,加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促进联盟单位活动共推、项目共建、品牌共创,推动特色科普基地产业协调发展,可最大程度服务区域农民,不断提升区域农民科学素质,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家风民风乡风改善,科普助推乡村振兴。另外,就是要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在增加田地的附加值上下功夫,要让田活起来,体现特色科普基地的特色和担当,致力在科普上做文章,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并计划在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向公众推出武汉市乡村振兴特色科普基地联盟。会议还讨论了章程及联盟组建有关事宜。

弘扬科学精神 助推乡村振兴


      10月19日下午,湖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志斌,普及部负责人陈革一行赴新洲区调研科普工作,新洲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陈晓红参与调研交流。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新洲区气象科普馆、省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紫薇都市田园展开实地考察。新洲区气象科普馆以气象科普为主题,弘扬了科学家精神,省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紫薇都市田园以植物、农业科普为主题,以“科普+文旅”的形式带动乡村振兴。调研组希望新洲能将这些特色科普资源有效整合,凝聚各行各业力量,打造更多科普品牌产业,推动我区特色科普基地协调发展。朱志斌充分肯定了新洲区各基地长期以来在科普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未来新洲科普工作要体现特色科普基地的特色和担当,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用科技为乡村振兴赋能。希望新洲各科普基地能不断地激发农业农村土地、人才等活力,以科普带动辖区经济发展,普及更多科学魅力,让乡村振兴的硕果惠及千家万户。



验收科普基地 践行科普惠民
      11月底至12月初,区科协对34家2022年度区级科普示范基地进行验收。相关项目单位以“增强全民科普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主旨,以发挥好科普示范带动作用为目标,均设置有科协组织、领导小组、科普队伍及科普制度,置办了专门的科普场所、科普长廊以及一定数量的科普书籍,制定了2021年度和2022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完成了每年度不少于12次科普活动,开展了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应急科普等特色科普活动,建有科普e站,设置的科普中国落地应用以“科普中国”品牌统领,实施互联网+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经常性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活动,激发辖区内群众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以满足公众对科普的需求。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