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共融机器人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22/6/30 16:32:35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  “未来机器人发展一定是人、机、环境共融的机器人。”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为题,做科普工作室“智能制造大讲堂”首场报告。他认为,未来不存在人取代人、机器取代人,人发挥人的优势,机器发挥机器的优势,人机共融是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的涵义非常广泛,丁汉院士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进行了解释,即数字化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构架”,“掌握了数字制造这个基础,智能制造才有发展的动力。”而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制造的“运动四肢”,智能制造最后的核心目标是走向人机共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助飞翅膀”。

      “我们看到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最核心是以产品创新驱动,所以智能制造的目标应该是产品。”在丁汉院士看来,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机器人的影响也将不断增加。


      听完丁汉院士的讲座,湖北工业大学2021级机械专业研究生方兴认为“启发很大”,从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也是给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想法。“报告使我收获颇丰,见识了国之栋梁、大师风范!”湖北工业大学2021级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李火星明白了智能制造的目标是产品,应实现产品创新驱动的制造,产品智能化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分别是人机交互、主动感知、自主决策、精准执行。

      本次院士报告会通过央视频、科普中国、武汉科技报直播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共计超过120万人次观看。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