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科协年会“核能开发与内陆核电建设”专家论坛上,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周坚卫表示,我省对核电建设高度重视,将汇集全省之力支持核电发展,力争成为内陆首个建设核电省份。
湖北省发改委宣布,2010年,湖北省要完成核电站前期的“四通一平”(通路、通水、通气、通电,平整土地 )工作。一旦通过国务院批准,总投资700亿的通山县大畈镇核电站,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内陆核电站,修建时间将达55个月。
省核电办主任肖运保表示,湖北能源资源匮乏,一次能源生产严重不足,能源自给度低。解决能源供求缺口,主要有四种途径:获得更多的省外煤炭份额,快速发展水电,从省外购电,发展核电。从目前形势看,发展核电是惟一出路。
目前,中国提出要建内陆首座核电站的省份不下七家,包括长江流域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五省,另外吉林、甘肃也在申请。
纵观中部六省,除煤炭大省山西未明确提出上马核电项目外,其余五省均有核电建设计划,且沿江省份最具优势。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前不久举行的30名专家评审活动中,湖北得票最多,名列第一位。
形势
内陆建核电站是大势所趋
“内陆城市发展核电,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论坛上,众多院士、专家公认为,中国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枯竭供电不足等瓶颈。在此局面下,中国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发展,核电站的建设必不可少。而下一步,核电站建设的重点则是从沿海向内陆转移。
著名国际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表示,核电与传统的煤炭发电、水力发电相比,环境污染小,先天供应条件充足,是优化能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他说,美国核电占了全国电量的20%,比利时占到70%,而法国更高达78%,在中国,这一块尚处于起步阶段。
他举例,核电与煤炭发电相比,核电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仅为煤炭电的1%。在电力成本上,核电成本还略低于煤炭电和水电。
在先天条件方面,潘自强院士分析,随着各地煤炭、水电逐渐枯竭开发完毕,可再生周期性太长。如湖北,三峡即将全面投产,湖南,可开发的水资源,已经接近理论上的80%。而核电的原材料铀,却是一项刚开发的净土。目前我国已发现过万吨铀矿资源,专家们预测的铀则达到了170万吨。
湖北辐射环境管理站站长高水生则分析,4台100万千瓦核电机组发电,比一台60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4300万吨。市民普遍关心的放射性污水排放,一年也仅为0.01msv/年。
湖北用电需求量大供应不足
“消费大,供给少,两者不平衡,让湖北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肖运保介绍。2005年,湖北能源自给度不足20%,在中部六省中是最低。而电力需求,却是华中地区电力消费最高的,历年用电量都在中部前列。
据测算,2010年湖北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235亿千瓦时,以后每年以100亿千瓦时速度递增。每年的增幅预计达到10%。而目前湖北的发电量(不含三峡和水布垭)远不能达到此要求。
2005年的能源自给度为19.3%,在中部六省中最低。但从1995年到2005年,该省用电量增长90.1%,其中“十五”期间平均用电量增长10%。这种高增长率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下去,预计“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9.6%。
湖北调煤、买电负担重
据介绍,目前我省省外调煤,主要来自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省,以河南省最多,但由于河南自身经济发展需求,成本加大,以后供应量将逐渐减少。虽然山西、陕西、内蒙煤炭资源丰富,但是运输成本更高。
而快速发展水电方面,到2010年湖北省水电将基本开发完毕,进一步开发本省水电资源,不可能成为弥补2010年以后能源缺口的主要途径。
省外购电,可选择的只有西部水电,但西部水电季节性与湖北同步,无法解决枯水季节的用电需求问题。
“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核电。”肖运保预测,如果在2020年前建成400万千瓦的核电,每年将可减少电煤消耗1800万吨左右,不但减轻运输压力,还能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进展
发展核电湖北走在最前面
早在1988年开始,湖北就开始核电厂址选择,最初预选20个站址,后筛选为5个。
2004年6月,咸宁通山县大畈镇被确定为湖北核电首选厂址,当年10月完成核电项目相关研究,并向国家发改委上报项目建议书,是中国内陆首个上报核电项目建议书的省份。目前,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本次论坛上,四川省核学会理事长杨歧提出,发展核电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良好的地质、相当规模用地、大量冷却气源、远离城市中心、污水物的处理。
“这些条件我们都具备,我们相比其他城市,还有更多优势。”肖运保对湖北申请建核电站信心十足。
他介绍,湖北核电选定的咸宁大畈厂址地处鄂东,远离城市中心,地质条件好,为基岩地基;地震烈度低,核电站可防六级地震;水源充足,水库容积大,取水便捷,水体弥散条件好;环境条件优,厂址静风频率低,大气弥散条件好。评审认为该厂址适应性强,具有优越的建厂技术条件。
同时,湖北省不论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还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华中地区都属前列。其核电上网电价水平,将远低于其投产时湖北平均的上网电价,湖北电网能完全承受核电电价。同时,湖北不断增长的电力容量,也在华中地区居前列。
影响
全国交通压力会缓解
湖北大量向外省调煤、买电,对交通的压力也不言而喻。肖运保在会上透露,当前交通形势下,发展核电将减轻湖北的压力,对缓解全国的交通,都有重大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湖北省所需煤炭90%从省外调入。预计到2020年,全省煤炭总需求将达到1.55亿吨,新增煤炭均需要从省外调入。
近年来,煤炭运输全面紧张,京广、焦柳、襄渝、汉丹、武九线等铁路运力已经饱和;公路运输60%以上依靠107国道运输,使107国道超负荷,拥堵严重。
肖运保说,面临煤炭运输缺口,如果在2020年前未建成400万千瓦的核电,煤炭调运能力约短缺1550万吨,电力不足的情况将非常突出。
根据国家煤炭发展规划,未来煤炭的主产区将进一步向西北转移,新疆的煤炭资源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开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运距加大,成本升高,也使运力不足的制约因素更为突出。加快发展核电,是当前技术状况下缓解湖北乃至全国运输压力的迫切需要。
核电价低于煤炭电价
核电虽好,但价格能否为市民接受呢?“比煤炭电低,市民大可放心。”肖运保一句话给市民吃了定心丸。
据介绍,随着核电设备国产化水平的提高,核电的经济性已高于脱硫煤电。从发展核电看,若在2020年前建成400万千瓦的核电,每年将可减少电煤消耗1800万吨,可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
据测算,当前湖北核电项目平均发电成本为0.21元/千瓦时,不含增值税的计算期平均上网电价为0.288元/千瓦时,含增值税的计算期平均上网电价为0.33元/千瓦时,已低于煤电上网电价。
2005年,湖北省主力燃煤电厂上网电价最高为0.45
我省争建首座内陆核电站
发布日期:2007/9/15 0:00:00 来源: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