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院士助力 让孩子放飞科学梦想 武汉市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日期:2020/10/17 17:41:16      来源:本站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记者 郑莉莉 张宇驰 任文 摄影 刘炼 肖凯)10月17日上午,由武汉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武汉科技报社、武汉科技馆、武汉科技传播研究会承办的武汉市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普征文颁奖典礼在武汉科技馆科普报告厅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光勇,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春胤,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市作协副主席田天,武汉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刘青,市科协科普部负责人彭竹春等出席典礼并为获奖中小学生颁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为获奖选手颁奖



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光勇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奖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春胤为获奖选手颁奖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若光为获奖选手颁奖



武汉科技报社长、总编辑陈海涛讲话


    武汉科技报社长、总编辑陈海涛介绍了本届科普征文活动的情况。他表示,科普征文活动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七届,累计超过15万名学生积极参与。在上个月的武汉市科协“四个十佳”科普特色活动投票评选中,科普征文活动位居榜单前列。今年的征文活动还受到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的高度关注,年度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全国科普征文活动的评选。



市作协副主席田天发表讲话


    田天对本次获奖作品进行点评,他说,本次有不少涉及新冠疫情的作品,今年疫情对大家生活、学习各方面都有巨大影响,孩子们结合实际生活,发挥想象,写出了一篇篇有担当、有科学精神的作品。孩子们运用记叙文、说明文、实验记录等多种体裁,不仅描绘了未来美好生活的景象,还寄托着他们希望借助科技手段帮人类战胜疫情的美好愿望,希望大家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更生动的作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发表讲话


    曹文宣发表讲话,他说,对青少年科普就是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让小孩从小学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解决自己所思所想的科学问题。他说,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为广大武汉市青少年成长搭建起非常好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施展才华、放飞梦想的机会。国家强盛需要科学的支撑,需要年轻一代奋发图强,曹文宣寄语,希望孩子们能从小立志不甘落后,勇于奋发。



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光勇致辞


    陈光勇向获得此次征文各项奖励的同学和辅导老师送去祝贺并致辞,他说,武汉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是一项很好的创新手段和科普平台,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氛围,提高了我市青少年创新精神和科普创作能力,广泛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他希望,武汉市中小学生科普征文活动能深入开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一项亮丽的科普品牌。



获奖选手合影



优秀指导老师合影


    本届征文活动面向全市在校中小学生,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全面征集,中小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报名,尽管受疫情干扰,今年科普征文活动仍收到2万余篇作品。经过专业评审委员会公开、公平、公正的认真甄选,今年共评出一等奖30名,二等奖60名,三等奖100名,优秀奖800名,组织奖19名,优秀指导老师90名,优秀组织学校奖5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接受采访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与参赛小选手互动交流


    据悉,本次获奖的优秀作品除了将在《武汉科技报·少年科普》周刊登选并结集出版外,获奖作者还将有机会参加由武汉科技报和区科协组织的科普游系列活动,凡获奖作者均将被武汉科技报聘为“科学少年俱乐部会员”。


 

 

 




现场花絮



获奖代表李杜睿接受采访


一等奖

洪山区第一小学 李杜睿


    五年级的他写的《冷冻危机》荣获一等奖,他告诉记者,因为今年的疫情,所以所思所想,构思了一篇文章。“如果未来人类遇到疫情了,不能马上解决怎么办?我们可以先把他们冰冻起来,发明机器人,探寻办法,在规定时间将其解冻。”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比赛,李杜睿表示,很高兴能够获奖,如今疫情得到控制,也再次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以后会更加努力,学科学、用科学。



获奖代表张芷瑞接受采访


一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张芷瑞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构想渊源颇深”,张芷瑞告诉记者,这其实是几个人思想的结合。据介绍,这是她妈妈的高考题目,一直记忆深刻,而张芷瑞老师的一位长辈得了阿兹海默症,会出现走丢的状况,联系这些,她就想到能不能通过移植记忆来解决。其实,灵感是在不断思考中出现的,她的妈妈也表示,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不管成功与失败,都是成长的点滴,非常鼓励孩子参加。


获奖代表闫硕接受采访

二等奖

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闫硕


    “一开始苦苦思索如何下笔,虽然看了很多科学方面的书,但是还是没有头绪。”他告诉记者,妈妈告诉他,题目与内容都要创新,他突然想到可以将以前和现在的科学技术进行对比,根据生活变化衬托出科学的力量,然后畅享未来,因此最后写出了《我们家的“老古董”和“心头好”》。他表示,这次抱着参与的决心投的稿,并未想到会得奖,这次获奖坚定了自己以后多看科技书籍的决心。他的母亲表示,为孩子感到骄傲,也感谢老师的指导,今后会大力支持孩子,希望他在这方面要多学习、多思考。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