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健康科普

看标本 做实验 学采访

发布日期:2018/5/28 16:24:50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本报科普小记者探秘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看不见,摸不着的流感病毒,乙肝病病毒长什么样?饭前便后洗手真能预防疾病吗?5月19日上午,本报科普小记者走进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探寻病毒的奥秘。

      走奇的病毒世界

      走进病毒标本馆,馆内各种专业而“炫酷”的病毒标本、3D模型和高科技的VR体验馆,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哇!乙肝病毒像一盆黄色的爆米花。”最新的3d打印技术复原了病毒的真实形貌,让小记者们惊叹不已。大屏幕上播放的科普动画视频生动地展现病毒学知识,介绍了各类常见病毒及其感染预防方法。小记者们一边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一边通过模型近距离的观察病毒的结构。

      学习如何防范病毒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武汉病毒所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按照危险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对于不同等级的实验室,要求的防护标准是不一样的。实验室中存有很多细菌和病毒检测样本。小记者既紧张又好奇,他们看见了磁力搅拌器、细菌接种盘、各种样本保存箱及其中的样本、细菌染色后的样本图片等。小记者王钟宽提出疑问:“我们班前阵子很多同学感染了诺如病毒,很奇怪只有我们班上有,请问我们该怎么预防呢?”曹翠华、张玉威两位博士老师回答:“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疾病,有很强的传播性,需要隔离治疗,讲究卫生,勤洗手,可以很好的预防诺如病毒。”小记者们频频点头,赶紧把知识点写在采访本上。

      半天的活动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将在病毒所的所见所闻撰写成稿件。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