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解读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业转型升级要点及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快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应用,促进农民创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由区科协牵头,联合区委组织部、区科经局、区农委、区妇联、乌龙泉街等单位组织的“百万市民学科学”-2017年江夏区春季科技惠农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于2月28日上午在江夏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正式开班。来自全区12个涉农街的12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他们中有的是种植(养殖)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有的是家庭农场主、科普示范基地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有的是巾帼致富能手。
培训班由区科协副主席刘文林主持,现场向参训学员发放了价值80余元的优良蔬菜种子和科技书籍,并向12个街赠送了总价3万余元的春播蔬菜种子。
培训邀请到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雅鹏、武汉市水科所高级工程师李远国和区农委高级农艺师郑彬为学员授课。王教授重点讲解了“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做?”三个问题,并结合江夏实际给出了“调优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农业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功能、打造优势农产品、拓展农业多功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等6条建议。郑专家详细向学员讲解了蔬菜生产的三大风险来源(自然灾害、技术、市场),提出了如何规避风险的有关建议。李专家就学员咨询的水产养殖技术疑难进行了解答,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培训中,专家们以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大家思考的讲解方式,深受学员欢迎;答疑环节,学员们更是积极提问,学、教互动十分踊跃,秩序井然。
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区四大家领导的重视,受区委委托,区人大副主任陈作钊到会并讲话。他殷切希望通过培训,让参训学员成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头雁’”、“科技兴农的‘接力棒’”、“连接农村市场的‘中介人’”。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作为我区科技惠农重点工程一直以来都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工作力度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培训、培育、扶持、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举措:年培训50期,参训3500人;纳入评选表彰,年投入资金100万元,奖励100个先进个人及单位;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具有评定中级职称资格的区,加大培养力度,培育更多专技人才;由10个涉农部门参加,年培育20个(5年达到100个)年收入达100百万元的科技致富带头人(简称“双百计划”)。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为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创新强区“三大发展战略”和打造武汉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示范区的总要求提供了支撑,也对区科协坚持“四个服务”职责定位,推进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和创新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