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一线传真

[东西湖区]灾害无情科学有“谱”

发布日期:2016/7/14 9:44:49      来源:东西湖区科协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东西湖区科协走访慰问受灾协会

    近日,东西湖区受强降雨的侵袭影响,农场内涝成灾,低洼地区房屋塌陷严重。为了解农户们的受灾情况,东西湖区科协组织科普110专家团成员来到东西湖区武汉市药食两用蔬菜协会、金色惠农生态农业技术协会走访慰问受灾农户,并告诉他们如何生产自救。

 

武汉市药食两用蔬菜协会:联系区科普110团展开自救

 

    据了解,协会内受灾面积已达到876亩,总计损失270多万元。在查看受灾田地情况时,会长范海燕介绍说,洪涝灾后,协会内一方面采用24小时轮班制进行田地勘察,并及时联系大队协调开展对低洼地区进行挖沟渠,疏通排水。另一方面,范海燕带头组织技术团队到田地现场讲解,同时与东西湖区科协科普110团联系并组织开展自救技术的指导,鼓励协会会员们积极应对灾后恢复生产。范海燕指向都已经成熟的番茄地称,“这些都是及时挖沟渠才得以拯救回来,而那片豇豆地没来得及挖,救不过来了。”

 

 

 

    天灾当前,诚信不减。记者了解到,协会的蔬菜需要向武汉市内的多家市场供应,收购方也明白灾难已经导致蔬菜无法足量收获,于是主动提出,可以将协议上一天一送的频次调整为两天一次,但范海燕(湖北职业农民协会蔬菜协会发起的“绿丝带行动”活动组织参与者之一)坚守协议,通过收购其他地区的蔬菜来确保了每天的供应。

 

 

 

    区科协主要负责人介绍说,范海燕自身作为科技人才,在灾难面前“舍小家顾大家”,愿意承担职责并完成使命,是诚信有为的好青年。并且她说起东西湖科普110蔬菜专家董长珊的“灾后蔬菜7天再生”技术时,范海燕主动提出想要共同学习。

 

 

科普110蔬菜专家董长珊的“灾后蔬菜7天再生”

 

    区科普110团团长唐卫星说,东西湖不同于其他地区,洪水退去快,可能农作物受淹不到3天,在根系完好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再生恢复。他建议范海燕在实践新技术的同时进行跟踪记录,收集实践结果,用于今后少走弯路。

 

金色惠农生态农业技术协会:根据气象预测科学性布局

 

    随后,唐卫星团长来到位于柏泉古镇东湖二大队的金色惠农生态农业技术协会。一见面,他就问起会长王建兵的身体恢复情况。

 

    据介绍,在连日的防洪救灾行动中,王建兵会长一边要处理协会内部1千多亩地的管理,一边还要负责大队农场内的防洪救灾工作,因劳累过度导致体力不支曾晕倒过去。面对唐团长的慰问,王建兵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王会长汇报说,他们有60多亩的鱼塘受灾最为严重,大队附近则有几千亩鱼塘漫水严重。他笑称“有人走在路上还能捡几条鱼回来。”,相比之下,蔬果受灾面积损失小一些,共计170亩左右。

 

 

 

    王建兵介绍说,协会内70亩的番茄已经收获,免于一难。同时他种植有100多亩的竹叶菜,因为顽强的适应能力在洪涝灾害中存活下来,正好弥补了市场的空缺。“这都得益于他年初参加了我市召开的气象座谈会。通过专家的长期预报,他再根据气象预测布置规划,进行选择性种植。”他说。

 

 

 

    面对绿油油地竹叶菜田,唐卫星说王建兵有针对性的科学布局,是一种值得大家学习的有效经验。他同时表示,区科协将继续关注受灾地区的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通过科普110专家团的力量,更好地去帮助农户们科学种植、智慧生产。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