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2016湖北•武汉城市圈科普信息化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2016/3/29 12:12:01      来源:武汉科技报社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 3月25日下午,2016湖北•武汉城市圈科普信息化高峰论坛在随州西游记主题公园举行。来自湖北省科协、武汉市科协,武汉城市圈各地科协、武汉13个城区科协的代表,以及两位分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教授唐志东、副教授汪前军博士等共70多人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

    此次高峰论坛主办方为湖北省科协、武汉市科协,承办方为武汉科技报社、武汉科技传播研究会和武汉科普研究会。会议由武汉市科协副主席郑华主持。




    湖北省科协普及部部长余永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省科普信息化建设“四个三”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即:一是明确把握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工作目标这三个要义,夯实科普信息化思想基础;二是着力覆盖网络传播、传媒终端、资源共享等三个平台,构建科普信息化传播平台;三是探索移动通信终端、公共传媒终端、行业网络终端等三个领域,拓展科普信息化建设渠道;四是做到内容建设、队伍建设、组织领导三个加强,保障科普信息化扎实推进。
    他说,大力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普传播能力,是实现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的必然选择;他希望大家需要充分认识、理解、掌握科普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特点、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和特征,用新的业绩开拓湖北省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唐志东教授做了“互联网+科普信息场域的建设”专题讲座。他介绍说,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亿。在我们习焉不觉间,科普传播的手段,包括对最“基层”的传播手段,传播工具,方式,渠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普传播当中,责任主体与传播队伍建设、科普内容信息化的有用、仰望,好玩(风格)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许多科普基地的线下活动也需要手机端线上传播的配合等。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汪前军博士则在“科学信息的有效传播途径”主题讲座中,强调传统媒体在科学信息传播中的角色转变,如何当好“守门人”十分重要。他说,传统媒体在科学信息传播领域不可能被取代,而是形成一种新旧媒介融合,创新发展的局面。公众对科学信息的要求更高,内容要丰富有吸引力,表现形式要有趣多样,信息内容要科学有用,交流方式要参与互动。也因此,互联网形势下,更要创新科学信息传播方式,丰富新媒体传播资源,打造新媒体科学信息传播品牌,注意利用科协自身的宣传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此次高峰论坛上,承办单位之一的武汉科技报旗下全资子公司、专业研究科普信息化的武汉闪电科技网络有限公司在介绍国内其他省市科普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以及产品手段时表示,该公司有能力,有信心可以为武汉城市圈各地的科普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定制化网络产品服务。另一个企业科协的代表、武汉首批城市合伙人的众城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则向与会代表分享和普及了3D打印技术的神奇与趋势。
    论坛最后,来自
随州,黄冈,仙桃,洪山区等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第二天上午,与会代表共同参加并见证了武汉科技报在随州西游记主题公园举行的“少年科普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图为部分现场照片)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