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前沿

武汉大学生发明“伸缩腿”,能屈能伸站在海里采石油

发布日期:2009/12/27 14:25:45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在海上怎么采石油?得依靠可移动的钻井设备,漂到一片海域,还要能放得下“腿”站定。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设计制造的“面向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的行星传动齿轮齿条爬升与紧锁系统”,为海上采石油装上了方便的“伸缩腿”。 
    这项成果闯入11月份结束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从全国1159项入围精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 
    爬升装置打破国外垄断 
    这个能屈能伸的装置由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7名研究生设计完成,他们分别是谷曼、刘哲、张争艳、沈琛林、袁莎、郑慧、梅杰。 
    该团队队长谷曼12月25日介绍,在海上开采石油,广泛使用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钻井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工作结束后,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就好比钻井时放下“腿”站定,结束后收起,起航。升降收放全得靠齿轮—齿条传动。 
    谷曼团队研发的齿轮传动方式,让爬升系统仿佛安了“伸缩腿”,收放十分自如,最大爬升可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 
    这项技术以前被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所垄断,我国尚不具备设计能力,基本依赖进口,而进口一套该装置需30万欧元。 
    他们的这项设计拿到了4项专利,有自主知识产权。 
    埋首工厂造出1.2吨样机 
    从2006年定下选题,前后经历3年,除春节外,他们几乎全在实验室度过。 
    2008年开始加工样机时,经导师联系,他们找到位于江夏区的3303工厂,在车间里和工人师傅一边讨论,一边对设计进行改进。最后几周,几名男生住进工厂宿舍,熬通宵造出重达1.2吨的样机。 
    把这个大家伙运到北京参赛时,问题来了:压缩机零件在运输过程中断裂脱落! 
    时间紧迫,大伙赶紧打电话问“114”,沿路问的士司机,满大街找最近的配件厂。找到配件后,几个“臭皮匠”临时摸清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将一个个零件拆卸下来,又重新组装。 
    距离比赛评审只差两小时,空气压缩机修复了。大伙解嘲:“一趟比赛下来,个个都成全才。” 
    赛后,深圳一家从事海洋事业的专业公司慕名而来,给该团队投入30万元。据悉,该设计已向财政部和教育部申请国家重大制造项目,目前已被受理,正在审批中。 
                                 (来源:长江日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