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节能环保

刘焕彬院士解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低碳经济

发布日期:2010/5/16 14:33:26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日前,由广东院士联络中心主办的广东院士讲坛第41期报告会在河源市龙川县举行,此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10年在粤工作院士专家迎春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广东省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精神。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为当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了一场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低碳经济”的专题报告。他表示,在当前面临能源、资源危机及环境破坏等情况下,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 
   
要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技术 
   “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为模式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焕彬院士表示,在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下,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一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受破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他举例说,在20世纪的100年中,人类共消耗了2650亿吨煤炭、1420亿吨石油,同时排放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受温室效应影响,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约0.17米。而全球气候变暖,也使近50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如果沿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经济难以持续发展,人类将难以生存。由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以低碳经济为基本内涵的新型经济模式非常紧迫。” 
   刘焕彬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和应用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和储存技术, 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推动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 
  
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刘焕彬院士认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把传统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转变为可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的循环经济。他表示,循环经济作为按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可达到节约资源、能源,防治污染,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他举例说,广州造纸厂原是一个污染大户,于1997年起投资两亿多元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该厂采用废纸制浆技术,废纸利用比例达到90%,可减少木材消耗100万立方米/年,相当于少砍伐3万公顷林木;采用节水和水回用技术,每吨纸耗水量由140吨降至20吨,水重复利用率达85%,年节水5000万吨;采用废液综合利用技术,造纸用的化学品可实现99%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仅该项年利润就达1000万以上。刘焕彬表示,推广循环经济,实现生产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献计山区科学发展 
  在报告会前后,刘焕彬院士还参观了龙川县第一中学和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为山区发展献计献策。 
  他表示,龙川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好,有重视教育的政府,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后发优势明显。他建议,龙川要抓住“双转移”的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要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等附加值高的产业,逐步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科协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