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武汉市副市长邢早忠会见了来汉参加武汉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学术报告会的日本东京大学终身名誉教授松本聪、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住建部城建司巡视员张悦一行。陪同会见的有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铁兵,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巡视员张太玲、副主席杨军,市外侨办副主任段晓明,市水务局副局长詹德昊,市环保局总工夏喜平等相关领导。
11月13日上午,武汉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学术报告会在武汉科技馆科技会堂隆重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市科协、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外侨办联合举办,主题为“保护武汉市水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结构合理转型”。来自各市局机关的相关领导,各相关学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授、学生共3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
松本聪教授是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2012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聘为市水环境治理领域政府(技术)顾问,他主持研发的“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广泛运用于我市及周边省、市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他指出,目前全世界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水表面上很清澈,但并不适合人类再次利用,他建议对污水从源头治起,通过沉淀垃圾、消解物质等5个步骤逐步进行污水处理。他表示,将与相关单位一起努力,把武汉市的水环境治理得更好,同时建议武汉市申请以水为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曲久辉院士的报告从污染源的控制和数据修复以及如何保障健康的城市水循环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和管理一个可持续的水环境。他指出,水循环当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武汉作为湖泊等湿地资源丰富的城市,不能仅仅把湿地作为水处理的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保护的对象,从而将地下水的补充、污水的再生利用以及湿地保护等进行综合考虑来构建健康循环的城市水生态系统。
张悦巡视员在报告中指出,武汉是最早实现饮用水达到国家106项标准的城市,他为此感到自豪和高兴。在污水处理建设过程中,武汉市起步晚了20年,但是发展很快,2003年污水处理率为5%—6%,目前已经超过了90%,其发展速度是全国罕见的。他认为,武汉市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理念的提升和技术路线的改良,污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依然是重中之重,必须走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