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武汉科技馆在北京德胜饭店召开了新馆内容建设研讨会,会议由新馆内容设计单位北京众邦科普技术研究所组织。出席会议的有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徐善衍,国家有突出贡献科学技术专家、中国发明协会原副理事长张开逊教授,武汉科技馆馆长马华、党委书记叶向明和武汉科技馆新馆展示内容建设专班人员,清华大学仿真与控制研究所王超副教授以及北京全景多媒体信息系统公司、武汉需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科普展品生产厂家负责人。
会上,张开逊教授结合前期考察美国科技博物馆的体会,对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理念及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介绍了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华盛顿航空航天馆的相关情况。芝加哥与武汉两座城市在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很多方面极其相似,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博物馆,展示特色非常鲜明,特别是科学风暴展区,将小的展项变换成的大环境艺术,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极具震撼力。波士顿科学博物馆数学展区自1961年创办至今已有51年之久,该展区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创新的模型展厅,它以模型的方式建立数学展区,用思想来融入环境,整个环境即是主体。
张开逊教授在会上提出,科技馆的科普展示要以理念为核心,通过展品表达理念,因此要进一步凝练武汉科技馆新馆建馆理念。科技馆的设计者对科学、社会、生活把握与理解的尺度,将决定着科技馆的思想深度。他建议,新馆的受众定位应为全体市民,要讲述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科技发明,科技对人类、社会、世界的改变以及前沿科技。
最后,徐善衍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向西方国家的科技馆学习,大多学到的是形式,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其内涵。国内很多科技馆多注重知识点的传播,缺乏科学知识交叉性与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的传播,更缺乏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认识科学发展与技术应用。他强调,在科技馆的知识传播中,应加强和重视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进一步融合。希望武汉科技馆新馆的内容建设能寻找到国外科技馆展示思想的真谛,融入本地特色,真正建设一座深受观众喜爱的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