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活动中,武汉电源学会始终坚持为会员发展服务,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相结合,与繁荣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思想、提高学术水平相结合,与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的指导思想相结合。
作为工程技术类学会,与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武汉电源学会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传播国内外科技信息,了解最新科技动态,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了解本学科在国际前沿的最新动态,了解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信息,揽国内外之才为我所用,为本地的科技创新服务。
会员既是参与对象,又是服务对象。使会员在学会活动中为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做贡献,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学会每年都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探讨电源技术(电气工程和电化学领域)的一些新兴、前沿和热点技术,内容新颖,范围宽广。随着电气工程和电化学领域的迅猛发展,论文的征集得到了同仁的普遍响应,学会论文集共收录了140余篇文章。其中来自国家级实验室的有1篇,研究机构的有10篇,企业的有16篇。许多论文是专门针对产品设计开发而研究的成果,如“全面推动我国电除尘器(ESP)电源的高频化进程”、“零功耗安全待机电源控制技术及实现”、“冶金企业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设计优化”、“磷酸铁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等,其中有些成果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邀请著名电力电子专家、华中科技大学陈坚教授,长江学者阮新波教授等作题为“柔性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应用”、“无电解电容的LED照明电源和驱动器”、“电能质量补偿器控制问题研究”、“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具有高频环节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全球超级电容器研发应用新动态”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就新能源技术、电能质量、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太阳能、高压变频电力传动、电除尘等前沿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武汉电源技术产业虽然获得长足发展,但距离武汉市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目标还有差距。无论是从总量、投入,还是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技术发展没有尽头,认知还待提高,学术交流锲而不舍,定会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