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简报

[2010年第19期]硚口区科协打造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实践基地品牌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创新

发布日期:2010/11/16 15:02:22      来源:硚口区科协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为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科普教育活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硚口区科协于2008年在汉正街兴建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实践基地。一年多来,区科协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累计开展各类外来务工人员的科普宣传活动20场,流动展出大型科技展板20板块次,举办科普讲座8场,派出科普志愿者200多人次,参加活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累计达到2300余人。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区科协牵头的汉正街外来务工人员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建设细化方案,积极争取将实践基地的建设纳入了区委、区政府2009年“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工作。
    (二)明确责任目标,完善保障措施。将科普实践基地的建设纳入绩效目标,从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制度建设、硬件设施、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制定明确考评标准,并将该项工作列入科普创新项目,匹配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大科普投入,提高硬件水平。一是设立科普书屋,新增各类科普类书籍500余册,定期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二是建设武汉首个采用太阳能发电和LED灯亮化的科普宣传长廊,作为太阳能推广使用和节能环保示范点,每季度更新长廊内容,宣传计生、环保、节能、健康等科学知识。三是与中科院植物园合作在石码社区打造绿色科普广场,宣传生态文明。四是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汉正街星火小学开辟了约1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室,配备教育机器人等器材,使科普宣传与娱乐活动有机结合。
    (四)丰富活动内涵,增强科普吸引力。一是结合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开展科普讲座、科技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科普示范家庭、示范个人典型,积极组织科普宣传大篷车巡游,将实用的科普知识带到广大居民中间。二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进科技馆参观体验,经常开展心理咨询、健康讲座、环保宣传、普法教育等活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结合外来务工人员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
    在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着眼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和促进全区“两型”社会建设,立足于整合资源,形成了四条具有硚口特色的科普工作经验:
    一是共建共享,突出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优势,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组织成员单位共同谋划,整合资源,形成科普活动共抓、科普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
    二是上下联动,突出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与社会组织、辖区企业、事业单位密切联系,加强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有关部门支持,积极争取省、市科协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外来务工人员科学素质教育服务网络。
    三是以人为本,突出服务居民的科普理念。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实际需求开展科普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科普设施建设搭建服务平台,积极传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是注重实效,突出体现特色的工作意识。不断总结科普基地建设的工作经验、工作亮点和特色活动,拓展科普内涵,将汉正街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实践基地打造成全市科协系统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