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们的血是红色的而我们看到的血管却是蓝色的……”5月12日,本报与自然童趣体验营共同举办了家庭亲子科普体验行活动,组织近30户家庭到武汉科技馆进行体验。
科普讲座 记者当老师
与家长孩子体验神奇的生命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一进科技馆,不少小朋友们纷纷向记者提问。于是在科普小剧场的知识普及环节中,本报记者不仅用讲故事的形式,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追溯了生命的形成过程,并“大胆”地将家长不好解释的生理知识向孩子讲授,与孩子们分享了他们出生前的孕育过程。
“记者妈妈,我现在终于知道我是怎么来的了,我要回去告诉奶奶,免得她总说我是拣回来的。”讲座结束后,6岁的袁野兴奋地对记者说。
一位家长也高兴地对记者表示,他之前遇到过孩子这样的提问,但不知如何回答。是搪塞,还是暂时回避,一度让他很纠结。“现在好了,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他可以理解的知识,真是又形象,又实用。”
科技参观 在体验中长知识
压动气泵,水车开始运转;拉动绳索,滑轮装置可将自己送到空中……在科普体验秀活动上,讲解员带着30个家庭在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
近30户亲子家庭参观了力学与机械、探索发现、声与光、电与磁等主题展区。最令他们感兴趣的是各展区的科技装置。在力学与机械展厅,小朋友们马上被一组环形的“滚球”装置吸引,几位小朋友走上操作台,俨然生产线上的高级技术员,有的则担任起场外指导,通过紧密合作,终于将铁球运送到终点。
讲解员深入浅出地介绍科普知识,不仅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也让在场的家长频频称奇。
游戏互动 在比赛中将知识牢记于心
想知道鱼眼是怎么看世界的吗?龙卷风是什么样子的?比一比,谁的生活习惯最好?一块现场健身,看谁先将灯点亮……一家人将玩得其乐融融。
最吸引大家的还是3D立体大屏幕灭火系统。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大人和孩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灭火器,用正确的灭火方式,扑灭屏幕中的“大火”,体验了一回当消防员的“快感”。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科普教育亲子互动体验,不仅增进的亲子感情,更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知识,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
活动侧记:讲述生命的孕育过程 家长比孩子不好意思
记者发现,当记者给孩子们讲述孕育生命的过程时,孩子们都在非常认真地听着,反倒是一些旁听的家长有点不自然,尴尬地笑着,认为孩子们听不懂。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其实他的孩子在家总是问他这些问题,但他“担心孩子们会对这一过程产生过分的反应”。
其实记者一直认为,“科学知识就好比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大人们就是要做掀开苹果皮的人,引导广大青少年们去品尝科学知识的美味。”
“家庭亲子科普体验行”招募令
如果您是家长,您想和您的孩子度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亲子时光吗?想让您的孩子与众不同吗?想和孩子一起品尝黑色的番茄、紫色的土豆吗?想动手拼装牛骨吗?想亲手制作标本吗?看到几亿年前的武汉地貌是怎么样子的吗……
即日起,本报将携手自然童趣体验营,推出“家庭亲子科普体验行”活动。现征集年龄为5岁—15岁的儿童家庭参加。
让我们一起探索未知的科学,在游戏中实地体验各种科学技术吧!
报名电话:武汉科技报 027-82818896
自然童趣体验营 027-8561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