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验交流会开幕

发布日期:2009/11/26 20:12:00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为探索“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长效机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11月25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主办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验交流会在“春城”昆明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和财政(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获得“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基层获奖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巡视员居昊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致欢迎词,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主持开幕式。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核心是惠农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核心是惠农,为农民做实事,一方面要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使科普直接惠及广大农民。”齐让在总结和回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成效和经验时指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四年来,特点鲜明,成效显著。获科普惠农表彰对象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平均每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万余项,开展科技培训近4万次,辐射带动农户1365万多户,带动会员户收入超过周围农民20%以上,带动了全国农村科普创新发展,推动了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落实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党和政府重视,科协和财政部门密切合作,保障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顺利实施;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推行以奖代补实施方式,确保中央财政的惠农资金使农民直接受益;立足科普、面向农民的准确定位,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具有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严格管理机制和制度办法,实行三级公示制度和经费报帐制,为项目顺利实施和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齐让要求各级科协要巩固成效,探索创新,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持续健康发展,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开拓创新,探索建立科普惠农服务农民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更要注意做好宣传工作。
  中央与地方合力支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农村科普工作的新局面,也探索了财政资金支农的新思路。四年来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4.5亿元支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居昊指出:“这种中央财政对地方科普工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的形式,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意义非常重大。”在资金安排上,2006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2007和2008年1亿元,2009年2亿元,短短四年就翻了两番,从中可以看出中央财政支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支持农村科普工作的决心和力度。
 从近几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看,虽然国家没有对各地方提出资金配套的要求,但在中央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地方财政主动安排资金,实施本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部分地县也积极跟进。“中央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了导向作用,调动了地方政府投入的积极性,实现了中央与地方资金的合力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居昊强调,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要认真总结,继续实施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加强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创新,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农村科普工作新机制。
  据了解,与会代表将在一天半的会议期间,认真总结交流各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大会典型经验交流和分组讨论等形式,对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思考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对策,旨在进一步团结带领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带头人,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通过展板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各地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四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科协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验交流会开幕2009-11-26 20:12:44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