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2009年国际天文年•中国武汉观测日全食活动新闻通气会暨国家天文台授牌仪式”在武汉科技馆举行。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汪克敏,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凡出席了此次授牌仪式。
2009年7月22日上午,被誉为21世纪最完美的一次日全食将在武汉上空出现,届时武汉将黑暗5分钟。无论市民身处武汉何处,抬头皆可观看这一壮丽天象。为向广大公众发布这次日全食的科学信息和正确观测方法,并向公众发布已经和正在进行的日全食系列科普活动部署情况,武汉市各大主流媒体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授牌仪式上,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指出,武汉成为今年7月22日日全食最佳观测点之一的“六大优势”:位于日全食中心线上、观测时间长、政府重视、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天气晴好。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汪克敏对本次日全食的原理、现象、正确科学的观察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提醒市民日全食发生期间,天空亮度会有很大变化,不采用科学的观看方法,将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他建议市民挑选经过鉴定的合格的“日食太阳保护眼镜”来用于观测,或者是贴上了滤光膜的太阳镜,普通太阳镜并不适合观看日全食。
随后,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凡发表讲话,指出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次观测活动,此次活动对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素质和提升公众整体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希望各单位切实做好组织和准备工作,积极营造科学氛围,确保本次日食观测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主持仪式,市科协副主席杨军向到会媒体介绍了本次观测活动的有关情况。
(来源:武汉科技报社 记者 郑莉莉 潘菁伶 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