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这个能让盲人重见光明的疗法,真是给黑暗里点了盏灯!”10月29日,在江汉关博物馆前广场,65岁的李大爷指着“创新性恢复盲人视觉功能的光遗传基因疗法”展板,对身旁的老伴连连感叹。当天,第二届武汉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的12强项目在此以“快闪路演”形式集体亮相。这场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活动,让市民与前沿“黑科技”进行了一场接地气的对话。

街头采访环节,不同人群对科技创新的期待生动而具体。牵着孩子的陈女士被展板上的文字吸引,驻足细看:“现在竟然有平台能辅助医生做健康筛查,以后带孩子体检可能会更方便,不用总排队等报告了。”谈及对未来科技的期待,她笑道,“如果能有智能育儿机器人,帮忙提醒孩子的辅食营养和疫苗接种时间,妈妈们就能省心不少。”

年过五十的市民张先生谈起城市创新时感触颇深:“地铁刷码进站、线上办理政务,连街头充电桩都越来越智能。这几年出门不用带一堆卡,办事也不用跑好几趟,能明显感觉到武汉越来越‘聪明’,这些创新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20岁的湖南籍大学生小李,目前在武汉读大二,他挤在“高精度遥感卫星研制及应用”展板前,用手机拍下技术介绍:“以前觉得卫星科技离生活很遥远,今天才知道它不仅能做气象预测,还能帮着监测农作物生长、规划城市建设,以后咱们出门看天气预报更准,买菜也能更清楚食材的产地环境。”他还提到,身边不少学长学姐受武汉创新氛围感染,也在尝试科技创业,自己毕业后也想留在武汉参与科创项目。

62岁的退休教师刘阿姨和几位老姐妹围着“低空风险管控体系及智能服务平台”展板,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无人机能送快递、参与应急救援,以后我们老两口在家,买菜、取药或许就不用麻烦子女,可以直接由无人机配送。以前总认为高科技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才知道它也能帮助我们解决养老难题,武汉的科技创新真的考虑到了老年人需求。”


鄂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