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流动载体展现科普建设成效——武汉举办非凡“十四五”主题江城科普快车集中观摩活动

发布日期:2025/9/26 15:31:06      来源:武汉科技报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 9月24日下午,非凡“十四五”主题江城科普快车集中观摩活动在轨道交通1号线三阳路地铁站举行,10余家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责任单位代表及各区科协科普工作负责人等30余人参与活动,实地感受“流动科普平台”的展示效果。


      “十四五”以来,武汉市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责任单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协同推进科普工作开展,取得了突出成效。本次开通运行的江城科普快车系统整合了市委宣传部等23家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责任单位及15个区“十四五”科普工作建设成果。展示按“院士科普”“区域科普实践”“跨部门协作”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宣传贯彻等板块分布在江城科普快车不同区域,为公众提供了全面了解武汉市相关单位协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的窗口。


      展板显示,市科协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牵头单位,坚持协同推进、融合发展、联动共赢原则,推动洪山、江夏、江岸、武昌、东西湖、黄陂等6个区成功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建成42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45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了“院士专家进校园”“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等系列科普品牌,多项工作获中国科协、省科协表扬,典型经验多次在国内外交流推广;市委网信办组织市属媒体刊推《“院士科普大讲堂” 带你观云识天气》等科普重点稿件1000余篇,推荐8家单位获批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获中央网信办通报表扬;长江日报在大武汉客户端开辟专题,举办“科经荟聚——武汉院士专家工作站成果交流荟”,将院士专家团队创新故事汇编成册;市总工会建成400余家市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养万余名技能人才,选树荆楚工匠136人;团市委开展“在汉百万学子行”系列活动,深化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建设,助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市妇联在武汉都市圈建23个“女科技工作者之家”,设 5000 万元巾帼科创资金,打造“我和妈妈学科学”科普品牌;市科创局举办科普讲解大赛、“武汉市百万市民科普游”,精心组织科技活动周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市民政局推进“银发无忧 智慧助老”专项行动,打造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系统;市生态环境局建成39个环境教育科普基地,推出环保设施VR全景“云参观”,组建“环保市民观察团”;市气象局印发全域气象科普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以市气象科普馆为龙头的“1+6+N”科普场馆布局;市卫健委“健康大家谈”板块聚焦实用科普知识,标注“传播人群超1500万人次”的工作数据;其他市全民科学素质责任单位及各区科普工作也可圈可点。



      正在乘车的市民在反馈中表示,此次江城科普快车展示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强。市民王女士提到:“随处可见的科普知识让我眼前一亮!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相关板块的内容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武汉的院士科普模式。”市民张先生则认为“AI换脸诈骗识别”等科普内容对日常生活更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家庭防诈骗意识。此外,还有部分市民认为“地铁+科普”的形式灵活性较高,能够利用通勤等碎片化时间学习科普知识,符合市民日常活动规律。


      自江城科普快车推出以来,已累计开展近30期主题宣传活动,吸引6000余万人次参与。作为武汉科普工作的重要展示载体,江城科普快车通过创新传播形式,将科技科普成果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展示内容,推动科普知识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形成跨部门协同、场景化传播的工作特色,相关实践经验获中国科协、省科协肯定,成为全国科普工作的“武汉样板”,为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见习记者:廖相博
通讯员:吴宇明 胡子君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