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硚口区科协、汉水桥街道科协与仁寿社区联合主办的暑期青少年科普活动在仁寿社区活动中心顺利开展。本次活动聚焦“会跳舞的纸屑精灵”主题,深入带领青少年们踏入奇妙的静电世界,探索科学的奥秘。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以一个充满趣味的问题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如何让普通的气球立在墙上?”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踊跃回答,现场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课堂上,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什么是静电,以及静电与外部供电的区别。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静电的起源,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泰勒斯发现静电的故事,古老的历史与奇妙的科学现象相结合,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进入实验环节,青少年们更是热情高涨。指导老师拿出气球和纸屑,为孩子们展示静电的神奇本领。只见气球在头发上快速摩擦后,靠近纸屑,小纸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纷纷“飞”了起来,吸附在气球上,如同翩翩起舞的精灵,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接着,老师又引导孩子们了解到马克笔、螺丝刀柄、玻璃棒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会产生静电。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静电的奇妙,还了解到在冬季更容易产生静电的原因。
在互动环节,老师抛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怎么产生静电”“为什么摩擦会产生静电呢?”“正负电之间的力有什么特点?”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与老师热烈互动。老师耐心解答孩子们的疑问,详细讲解静电的原理、正负电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静电的危害与预防措施。同时,还介绍了静电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最后,活动进入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利用所学的静电知识,制作出:一个个有关静电的小作品。孩子们制作了会“跳舞”的泡沫球。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静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操作中,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