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践行科学家精神,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将宣传报道一批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充分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助力支点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领军国产检测行业的“先行者”——记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刘荣华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领跑显示检测领域,他用创新诠释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以党建“红”赋能科技“蓝”,深耕国产化替代事业,他带领团队攻克110项专利技术,成为显示检测领域的“先行者”。他就是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刘荣华。
入职精测扎根显示检测领域
2006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刘荣华选择以国产化替代为初心的初创公司——精测电子,开始国产化研发工作。当时面板行业被日韩垄断,随着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的崛起,显示制程相关设备国产化也迫在眉睫,精测电子以显示检测领域为突破口,走上国产化道路。
2021年8月,精测电子首次对外公开了其为屏下摄像头屏幕生产优化提供的创新性技术方案,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全面屏’概念下的无边框设计惊艳世界,想要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前置摄像头的处理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而随着显示技术不断成熟,屏下前置摄像头逐渐成为这一问题的最优解。”刘荣华告诉记者,精测电子作为显示检测设备提供商,积极参与屏下摄像头生产制程良率管理过程,秉持着“成就客户”的价值观,与客户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全面屏良率。
据悉,在屏幕良率爬坡期间,CUP屏幕最为核心的屏下摄像头区域出现良率异常问题,极大影响产品研发效率。以刘荣华为首的CUP屏幕专项团队全员入驻客户生产现场,从全方位的实验测量到数据采集整理,再到最终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提出,他与研发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同吃同住驻守在客户一线,只为及时拿到客户测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历时10个日夜,最终帮助客户解决了良率爬坡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回想当时的奋斗历程,刘荣华倍感兴奋,同时他又介绍,解决了产能爬坡的难题,另一难题接踵而至。原来,为追求前置摄像头区域的极致显示效果,该款产品在前置摄像头区域及主屏幕区域采用了不同的像素排列模式,以此增加前置摄像头区域的透光率,也给精测电子的研发团队带来了新难题——如何在一块屏幕上实现两种不同的补偿并保证其亮度的均衡性以达到客户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刘荣华带领技术支持团队和研发团队积极沟通,更是带头赶赴客户现场与客户共同解析,前后进行了7项实验验证,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异常点位具有固定性,随即通过固定点位亮度数据进行补偿,达到客户紧急送样需求。
升级显示面板检测产线构建智能管控体系
目前,以5G+Wi-Fi、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加速迈向全面互联与集成创新阶段,促进了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无缝对接融合。但随着海量智能设备涌入及业务需求激增,监管难、协同难、服务质量不确定等难题,对智慧工厂及传统制造产业智慧升级改造要求的简化监管、实时协同及性能保证提出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难题,刘荣华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组建专项研发团队,针对传统制造产线的检测手段普遍面临精度低、可靠性差、结构僵化等难题,从大数据传输、大数据计算处理以及制程缺陷快速追根溯源这三个方面,开展集成创新和科研攻关。
他提出复杂场景无线网络空间分布基础模型,将多无线节点资源调配问题建模为分布式博弈问题,进而提出分布式的无线资源协同调配机制,通过多节点资源管理协同技术,实现多维数据按需进行网络资源编排和协同。为应对智慧工厂高可靠低时延的业务需求,团队通过对计算任务进行分割,将计算密集型业务量在边缘计算节点与云计算中心之间进行分配、协作处理,通过开发高效计算任务调度算法,充分利用多边缘计算节点的业务处理能力,降低计算密集型业务的处理时延。通过研究的大数据采集、处理、计算及缺陷溯源等关键技术,团队研发出“云—网—边—端”融合的工业生产线全流程柔性检测系统原型机,实现计算资源分布式调配、算力动态增加,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良率,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守创新聚焦“卡脖子”难题
一系列技术得以攻关后,2022年,由刘荣华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联合科研院所等8家单位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立项。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利用三年时间,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部件国产化的产品,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并开展专业化推广。项目的实施,将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长期的技术垄断和产品封锁,将该技术国产化,直接服务于半导体、显示等工业领域;同时,将提升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主体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领军国产检测行业的先锋,刘荣华坚持深入客户一线,实地了解技术难题并一一排查解决,如今,他个人授权专利110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8项。凭借卓越贡献,他先后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湖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书写了科技报国与责任担当的生动篇章。
记者:任文
通讯员:贺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