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智涌江城,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数据局、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武汉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2025年“科经荟聚”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数链聚能 产业共融”数字经济场景“对对碰”系列活动——人工智能专场,于7月18日在武汉市江岸区淘京外滩中心举行。论坛汇聚了学界权威、产业精英、投资机构及媒体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及产业发展,勾勒出这座城市在AI时代的升级路径。
论坛现场,湖北大学曾诚教授带来的《DeepSeek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实践》,揭秘了大模型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场景;中国地质大学陈云亮教授展示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能车》,让人工智能在地质勘探领域的创新应用看得见、摸得着;武汉轻工大学李雅琴教授聚焦《大模型技术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 AI 与武汉“粮仓”优势紧密结合;武汉理工大学孟伟教授分享的《智能机器人与主动健康技术》,围绕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手术机器人及脑机接口人机交互等方向展开深入探索,为解决社会重大医疗健康需求提供了创新方案;斯坦福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岳晓光教授带来的《从人类智慧到人工智能:技术演进下的元宇宙与虚拟现实》,从商业发展、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研究脉络出发,解析演化进程,激发与会者的前沿创新思考。高校专家的前沿成果与本地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彰显了武汉 “智力密集型” 城市的独特禀赋。
在路演环节,6 家本土企业的路演项目集中展现了场景落地的“武汉成果”:景网数据推出的“钛投标”AI标书工具,3分钟生成万字标书,废标风险智能预警,已服务超5万用户;隐向量推出的智能柔性可组装软件生产PaaS平台,已具备模型引擎、流程引擎等核心引擎,可实现代码自动生成、系统一键部署,使开发周期缩短 75%、研发成本降低 70%;深度求解推出的DeepTackle 智慧创新人才系统,凭借 AI 交叉学科核心技术,直击 AI 时代人才供需断层,通过“逐步求解、优化求解、深度求解”模式及三大课堂体系,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智慧创新人才培养与供需撮合平台,助力解决高校实习与AI实践脱节、从业者学习进阶及企业AI转型等问题;峰客科技展示的泛娱乐人形机器人,融合北斗定位与AI动作交互,落地东风汽车、万达广场等100+商业场景;晶石云则凭借数字孪生、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及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布局,以“科技赋能未来”理念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耀客明道的智慧实验室安全系统,通过AI+RFID实现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合作高校超100所,降低事故率90%。从数据服务到智能算法,从产业落地到场景创新,这些项目既扎根武汉产业土壤,又瞄准全国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