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汉市
第十一届科学年会
培育新质生产力 抢占未来产业先机
市科协网讯 编者按: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将于2024年10月底举办武汉市第十一届科学年会。近年来,武汉市科协紧紧围绕大局,服务和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武汉市科技创新领域迅猛发展,在科创与科普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年会期间开设“年会时间”专栏,进一步宣传展示武汉市科协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方法和举措,展现武汉市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彰显武汉市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武汉市第十一届科学年会前夕,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4武汉创新方法大赛社会组决赛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大赛以“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分为大学生组、社会组、企业组,旨在进一步推广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氛围,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选拔项目和人才。
今年6月开赛以来,共有43家企业、76所学校,161个项目,192名企业员工、242名在校大中小学生报名参赛。大赛呈现出跨年龄、跨领域、跨区域的特点,项目内容则涵盖了环保节能、公共设施与安全、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创新方法是提高再创新能力与创新成功率的利器。以TRIZ理论为代表的创新方法是在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不同行业领域的高水平发明专利后,提炼出40个有代表性的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发明原理,形成一套发现、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方法。
今年7月至8月,大赛为大学生组、社会组、企业组分别组织培训讲座,讲座围绕“创新方法TRIZ理论概述”等主题,为即将踏上创新征途的参赛者们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灵感。
8月13日,大赛大学生组通过线上评审,共有27个项目获得决赛奖项,充分展现大学生创新风采;同时,大赛社会组初赛评审会举行,共有10个项目进入决赛,角逐金银铜奖。
9月6日,大赛企业组决赛举行。通过路演决赛,企业组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优胜奖20项。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组决赛中,国有企业项目占比超一半以上,同时,民营企业也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方案,共同探索节能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10月19日,2024武汉创新方法大赛社会组决赛举行,10个晋级决赛的项目同台竞技。最终,“月球熔洞基地”“巅峰之翼”2个项目夺得本次大赛金奖,“节约粮食的智能米箱”等3个项目获银奖,“智能动物救助物种数据采集屋”等5个项目获铜奖。
当天,还为本届创新方法大赛企业组、大学生组一等奖项目进行颁奖。
此次大赛涌现出一批运用创新方法,通过反复实践,解决实际难题的项目团队,展示武汉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获得企业组一等奖的武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创新团队从工作实际出发,运用生产经验,结合TRIZ创新方法,研发了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水泵过热缓解保护装置,实现了二次供水泵房水泵散热的自动化、无人化,契合目前二次供水泵房无人值守、远程巡检的管理要求,达到了行业内的先进水平,有效提升了二次供水泵房运行稳定性。目前该项成果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汉口地区出现发热问题的自管泵房中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为汉口地区二次供水泵房节省近100万元维修经费,为生产难题提出了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大赛组委会表示,未来,武汉创新方法大赛将继续秉承“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不断深化赛事内涵,拓宽参与范围,强化专业评审与指导,激发社会各界对创新的热情与潜能,通过搭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创新交流平台,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