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武汉关键信息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创新优势国内领先,与北京、上海、深圳并列第一梯队。”10月29日,在武汉市第十一届科学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作题为《我国和武汉新材料发展战略研究》专题报告时说。
张清杰院士是材料科学家,长期从事热电材料等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与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材料制备和工程应用研究。
“我们常说‘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就是在讲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张院士系统介绍了材料的基础性与战略性支撑地位,我国材料产业链与创新链发展布局的背景、部署及方向,武汉关键新材料产业战略研究等,同时结合武汉关键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新材料产业是武汉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仅在武汉经开区就集聚包含鼎龙控股、金发科技等在内的近百家新材料领域规上企业,建成武汉先进院、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材料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形成了以汽车材料为核心,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材料为支撑,新能源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为辅助的产业集群。
“武汉关键信息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创新优势国内领先,聚集诸多国家实验室及研究机构,如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光谷实验室等;‘光芯屏端网’产业已形成规模集聚,首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信息技术领域13家),与北京、上海、深圳并列第一梯队;产学研协同初具成效,至2023年建有500多个市级产学研合作体、1000多个‘校企联盟’。”张清杰认为,武汉关键信息功能材料产业在“卡脖子”环节亟需突破,如变革性新材料发明与应用能力需要增强、核心材料距离商用还有较大距离、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无法自给自足等;同时要在上中游产业链亟待强链补链、科技成果转化需増质提效等方面发力。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陈映琦
通讯员:陈凯